索 引 号 | 640324008/2023-00116 | 发文时间 | 2023-12-21 |
发布机构 | 同心县民政局 | 文 号 | 无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标 题: | 同心县民政局2023年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
一年来,同心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做好民生保障工作部署要求,强化使命担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有效落实。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同心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公办敬老院6个(停运3个),农村老饭桌42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个。养老机构有普通床位1250张(护理床位168张)。全县有特困老人494名(其中:集中供养特困老人116名,分散供养特困老人378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常住人口为320801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32100人,占10.0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县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70个百分点,我县人口开始进入老龄化。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心谋划,制定同心县健康养老产业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着力打造“六新六特六优”产业总体部署。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应对我县人口老龄化这一现状,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在调研全县基本养老产业和外出观摩学习的基础上,会同卫健、残联等部门认真学习《自治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包抓工作机制》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先后多次修改完善制定《同心县健康养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二)公建民营,推动医养康养社会化融合发展。在确保公益属性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养老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公开投标,委托运营等方式实施规模化发展,最终确定由同心县豫海综合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公建民营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组织同心县第一敬老院、王团镇敬老院等39名特困老人入住。依托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乡镇敬老院与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医养康养结合,形成养老与医疗、健康、康复、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积极探索发展“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支持物业公司发挥驻地优势,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小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照料看护等定制养老服务。
(三)加大投入,不断夯实健康养老产业基层基础。一是积极争取自治区民政厅项目资金200万元,对全县特殊困难老年人(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残疾老年人、留守老人、空巢老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改善居家生活照护条件,增强居家生活设施设备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二是积极争取自治区民政厅项目资金294万元,实施同心县下马关镇、王团镇、河西镇敬老院消防安全改造项目。三是积极为全县500余名特困老人购买换季服装和被褥等床上用品,解决老人穿衣和住宿问题,让他们穿的暖和、住的舒心。四是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民政局签订了旅居养老框架协议,为同心县与城厢区旅居养老提供了可能和前提。五是为了实现精准养老,实现动态管理,委托第三方为全县老年人进行生活能力评估。
(四)兜牢底线,不断促进公办养老机构转型升级。在优先保障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的前提下,确保有入住意愿的特困人员应纳尽纳,稳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开门办院”,盘活机构服务设施,拓展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等功能。因地制宜统筹改(扩)建现有乡镇敬老院,选择基础优势明显、床位数量较多的敬老院转型升级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力争在乡镇打造1所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同心县民政局
2023年12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