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40324004/2022-00234 | 发文时间 | 2022-12-08 |
发布机构 | 同心县教育局 | 文 号 | 同教发〔2022〕104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标 题: | 同心县2022年初中招生工作方案 |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县初中学校招生行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权益,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全区中小学招生入学管理工作的通知》(宁教基〔2021〕7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入推进学区制管理改革,落实控辍保学法定职责,规范初中学校招生秩序,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目标,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切实维护适龄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公平,高质量完成本年度招生工作。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严格控制大班额原则。班额原则上按照年度招生计划为准,初中起始年级班额原则上控制在50人以内,在区域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可由教育局统筹调整班额上限。自2021年起,所有起始年级不得再新增大班额。
2、坚持均衡配置师资与阳光招生原则。各学校在安排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时,必须均衡搭配;在编排班级时,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杜绝随意调班、择班等行为;在安排其他教学资源时,一视同仁,不得有所偏重,杜绝以任何名义举办重点班、特色班,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做到操作规范、过程透明、结果公开。
3、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公开招生方案、招生计划、片区划分、咨询电话等信息,严格招生程序、流程规范有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招生条件及计划
1、招生条件
初中招生以各小学毕业生国家学籍为准,县直初中招收教育局划片学校有学籍小学毕业生入学。乡镇初中招收辖区内的小学六年级毕业生入学。
2、同心县2022年秋季初级中学招生计划表
学校名称 | 片区学校 | 招生数/班 |
同心二中 | 十小456人、实验314人、三小195人 | 965/20 |
同心四中 | 八小581人、五小272人、四小274人 | 1127/23 |
思源初中部 | 思源本校262人 | 262/6 |
特教初中部 | 本校22人 | 22/1 |
预旺镇中学 | 预旺257人张家塬6人马高庄65人 | 328/7 |
第五中学 | 南安263人,豫海97人,河西东片97人,丁塘东片146人,王团南片109人。 | 712/15 |
第六中学 | 九小117人,兴隆中心137人,河西东片387人。 | 641/13 |
石狮中学 | 石狮558人田老庄30人 | 588/12 |
王团中学 | 王团中心学校(不含新堡、羊路、吊堡小学毕业生) | 723/15 |
丁塘中学 | 丁塘中心学校(不含东片5所小学毕业生) | 294/6 |
河西中学 | 河西中心学校(不含东片7所和同德小学毕业生) | 320/7 |
韦州中学 | 韦州中心学校409人 | 409/8 |
下马关中学 | 下马关中心学校634人 | 634/13 |
合计 | 7025/146 |
3、招生范围
同心县第二中学:同心一小、三小、实验小学(实验小学毕业生属于思源实验学校服务范围的到思源实验学校初中部就读)。
同心县第四中学:同心八小、五小、四小。
同心县第五中学:南安实验小学263人、豫海镇张套小学66人、豫海镇石岗小学31、河西镇东片97人(其中:菊花台小学60人、旱田岭小学37人),丁塘镇东片146人(其中:南阳小学39人、吴河湾小学44人、小山小学20人、甘湾沟小学21人、湾段头希望小学22人),王团镇南片109人(其中:新堡小学34人、羊路小学37人、吊堡小学38人)。
同心县第六中学:第九小学、兴隆中心学校,河西镇东片387人(其中:下河湾小学52人、春蕾小学50人、李沿子小学35人、新村小学41人、同德小学112人、纪家小学97人)。
同心县石狮中学:石狮管委会各小学、田老庄乡各小学。
同心县思源实验学校初中部:思源实验学校小学部,实验小学和第四小学部分毕业生。
同心县预旺镇中学:预旺中心、张家塬中心、马高庄中心小学毕业生。
其它各乡镇初中学校按照辖区接收小学毕业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全县初中招生工作顺利实施,县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教育局班子成员、教育股股长、办公室主任、教研室主任、纪检室负责人和招生学校校长为成员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年度招生工作方案,组织招生学校开展招生宣传、招生录取等工作。各学校要依据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确保全县初中招生工作顺利实施。
2、加强政策宣传。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是一项法规性严、政策性强、管理要求高的重大民生工作,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局和各学校要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平台等媒体,加强对初中招生工作的宣传,让招生政策家喻户晓,并取得家长与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配合,努力营造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3、严格落实“十项严禁”。各初中学校要严格落实招生工作“十项严禁”纪律: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学校不得在招生结束后,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严格学籍管理;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4、确保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要严格控制班额。各校要严格班额管理,积极化解大班额。起始年级班额严格按规定执行,不得产生新的大班额。
5、对招收的新生实行随机编班、均衡搭配教师。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不得重复担任),编班过程必须公平、公开、公正。各学校要及时将新生编班、教师配备情况向社会公示。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分班考试,不得设重点班、特色班等,严格控制班额。
6、加强监督问责。县教育局建立初中招生违纪举报和受理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招生行为,特别是违反“十项严禁”的行为。对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严重的校长,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撤销职务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违规违纪招生的学校,在年度考核中一票否决。招生期间,畅通举报渠道,教育局设立举报电话(0953-8029251)和邮箱(jyg251@126.com),接受社会监督,对于违纪违规的学校和工作人员,教育局将严肃查处,及时通报。
同心县教育局
2022年8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