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西镇同德村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12345”党建工作模式,立足资源禀赋,发展光伏、枸杞、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不断提升群众经济收入。
同德村是我县最大的生态移民村,安置了3个乡镇11个自然村的村民。曾经,搬出大山的村民们面对陌生的戈壁荒塬,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今,在党建引领下,同德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入六月份以来,同德村的枸杞产业迎来了盛产期,走进枸杞种植基地,鲜红的枸杞挂满枝头,映红了同德村村民火红的日子,成千的采摘工人们手提篮筐,忙着务工增收。
近年来,同德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出了一条以土地流转、枸杞种植、劳务输出、牛羊养殖为主的长效产业发展模式,实施肉牛养殖“出户入园”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建设12座养殖圈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坚定了大家的养殖信心。同时,注册“德杞农特”产品商标,做实电商合作社。村里还建有帮扶车间,引进宁夏宸德制衣公司,实现稳定就业村民50名,年均增收170万元;屋顶光伏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创收28.75万元,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619元 。
除了产业发展,同德村还积极整合资源,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与乡村综合文化站、助农直播间、村科普站等文化设施融合,打造集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科技助农、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通过成立多支志愿服务队,开展理论宣讲和文体活动,惠及群众超万人次,丰富了基层精神文化生活。并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增进邻里互动,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党建引领下,同德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未来,同德村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创新,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