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未现,幸福已启程。近年来,我县创新推行的“点对点”劳务输送政策,让千家万户的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梦想。
清晨4点的石狮开发区城一村,星光未褪,路灯在薄雾中晕开了暖黄的光圈。“起,赶紧起,我们走,再不走,车就赶不上了……”村民杨占莲轻轻推醒熟睡的儿子马富强,简单洗漱后,母子俩拎着装满干粮和水壶的背包匆匆出门,准备前往河西镇菊花台村采摘枸杞。
7月5日是县人社局“点对点”劳务输送专线开通的第12天。为有效破解枸杞采摘季用工难与就业难双重困境,我县通过精准摸排务工群众需求、开通公交车专线接送等举措,架起务工群众与枸杞种植基地间的“致富桥梁”。
清晨4:30,大部分人还沉浸在梦乡,而杨占莲母子以及一些群众,他们即将乘坐免费公交车前往河西镇菊花台村枸杞种植基地进行一天的枸杞采摘工作。
4:50的村部门口,公交车已蓄势待发。杨占莲母子俩随着人流登上公交车,各自找到空位坐下。
石狮开发区城一村村民 杨占莲:我们一天坐这个车挺方便的,现在娃们也放假了,领上娃们体验一下摘枸杞。
经过了五十分钟的行程,载着采摘枸杞群众的3辆公交车陆续来到了菊花台万亩枸杞种植基地。晨光中,成片的枸杞树上挂满红色的果实。杨占莲母子跟随着采摘队伍,拿上采摘用具,开始了今天的枸杞采摘。
采摘枸杞需要格外细心,必须捏住果柄轻轻摘下,避免损伤果实。尽管马富强动作还不太熟练,但他认真地模仿着母亲杨占莲的动作,将一颗颗红枸杞轻轻放进筐里。随着日头升高,气温逐渐攀升,汗水湿透了母子俩的衣衫,但他们手中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减缓。
“筐子满了吗?走我们过秤走。”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辛勤劳作,母子俩的塑料桶终于装满。娘俩提着3筐新鲜的枸杞,排队等待过秤、结账……
石狮开发区城一村村民 杨占莲:从早上6点钟到下午1点钟,我挣了140元。
拿到结算的钱后,杨占莲开心地数了起来。经过一天的辛苦,母子俩一共挣到了192元,收获的快乐瞬间替代了身体的疲惫,杨占莲的脸上笑意难掩。
下午5:00,在返程的公交车上,大家不断交流着今天枸杞采摘的收获。而这一幕幕温馨的务工接送场景,得益于我县创新实施的“点对点”劳务输送政策。截至目前,我县已累计“点对点”输送劳动力20万人次,带动人均日增收150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县聚焦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收入突破21亿元的奋斗目标,坚持稳内拓外双向发力、部门乡镇联动攻坚,通过政策激励、产业吸纳、劳务经纪人引领、能人带动,举全县之力,全力服务保障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上半年,全县共完成转移就业9.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0.28亿元,同比增加4.6%、15.5%。有组织输出4.23万人,组织化率达到45.3%。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李全:每年到6月份季节性务工高峰期,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依托县内菊花台、润德枸杞庄园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安排点对点接送务工人员交通费100万元,开通10条免费公交专线,贴心解决老百姓务工出行难题,特别是枸杞采摘,每轮枸杞采摘期大概是40天,4个枸杞基地能够累计输送务工人员60万人次以上,可以实现劳务收入600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