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抓紧抓实就业服务,用好用足就业帮扶政策,劳务转移、聚焦技能培训、强化就创帮扶,有力推动了就业形势稳定向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为激发外出务工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我县多措并举切实落实外出务工人员产业补贴和一次性交通补贴政策。家住豫海镇罗山社区清水苑小区的居民马志云2023年3月前往山西长治市从事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工作,9个月下来挣了5万多元,元旦前夕,马志云结束了务工返乡,回家后向人社部门提交了跨省区连续务工9个月以上的证明材料,顺利领到了7000元的劳务补贴和1200元的交通补贴。
王团镇李家庄村是一个规模养殖村,自2000年以来,依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扶持壮大了一大批养殖户。而2023年受养殖行情影响,众多养殖户遇到了资金周转的难题。了解情况后,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安排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审核申请材料确定了一批符合贷款条件的养殖户,开展“送贷下乡”。
为解决创业人员资金难题,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联合农村商业银行深入基层,充分了解、掌握群众的融资需求及困难,“送贷下乡”为农户提供便捷暖心的服务,打通三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56笔15289万元,带动就业2000多人。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积极创业。2023年5月中旬,我县在下马关镇南安村青年就业见习基地举行高校毕业生创业现场推介会,现场18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200余个,同时还组织广大毕业生参观青年电商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情况,让他们感受企业的就业环境。
2023年以来,我县紧盯重点人群精准施策,持续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能力水平,落实系列稳就业保民生举措,坚持群众点单、培训机构接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模式,全面推进重点群众技能培训,为实现创新创业带就业,我县持续探索创业服务新模式、新方法,多举措帮助创业者成功创业。据统计,我县现有餐饮企业1649家,“同心汤碗制作师”劳务品牌从业人员3000余人,累计带动就业5000余人,目前已累计开展“烩小吃、中式烹调师”等技能培训48期,培训2352人。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残疾人就业帮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类招聘会34场次,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0837个。同时,摸清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底数、就业需求,精准对接输入地岗位供给清单,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8.92万人,累计劳务收入17.83亿元,为1224名务工人员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91.14万元,兑付劳务产业奖补资金5672户2729.6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